□记者 唐承兵/文 王泳/摄
10月6日下午,盐城市第一小学四年级的盐城晚报小记者走进盐都区潘黄镇仰徐村农业生态盐农家庭农场,爱心助农,体验采摘猕猴桃的乐趣,感受丰收带来的喜悦。
小记者们都吃过猕猴桃,可是猕猴桃是生长在树上还是土里?这个问题在去采摘的路上小记者们争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像苹果和梨一样长在树上,也有人说像花生一样生长在土里……
到达目的地盐农家庭农场,小记者们走进大棚一看才知,原来猕猴桃和葡萄一样是生长在藤上的,一人多高的猕猴桃树上,长着厚厚的形似爱心的叶子,叶子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绒毛,粗大的藤蔓顺着钢丝爬行,带着卷须的新叶一直向大棚顶部延伸。看着一个个成熟、粗大的猕猴桃吊挂在藤上,硕果累累,小记者们露出了激动的笑容,恨不得立刻冲进去采摘。
“小记者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农场采摘猕猴桃。”盐农家庭农场的主人尹国江首先介绍了猕猴桃的品种,采摘的方法:手握猕猴桃往上推,不能生拉硬拽。听完介绍后,小记者人手一只篮子像小鸟一样向四周散去,在果园里开始快乐的采摘活动。
看着满园的猕猴桃,小记者们没有急于采摘,而是目测大小,认准了才下手去摘。手握猕猴桃,往上推,然后用指甲轻轻一掐……“看,我这个猕猴桃大不大?”四(18)班小记者刘益铭摘下一个大猕猴桃,就迫不及待地向同伴展示他的成果。“等着,别动,我摘一个和你比比。”同伴不甘示弱地寻找更大的猕猴桃。
或许是猕猴桃比较大,不一会儿,摘了有大半篮子。如何最有效利用篮子空间,小记者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各种办法。四(7)班小记者傅赜和同伴没有急于采摘,她们把摘好的猕猴桃先放在地上,然后集体合作,把猕猴桃正反相向摆放,刚才还满满的一篮子,立刻就腾出了空间,其他人见状,忙学习有序摆放。
2月嫁接,4月底5月初开小白花,7月施肥,12月修剪……尹国江告诉小记者们,为了能让自己的猕猴桃果品有特色,他外出四处学习,到江苏沿海农科院等多个单位学习取经。按照中国绿色食品要求生态种植,全程采用人工除草,使用有机肥,凭借精细化的管理,先进的培育方法,使得果子口感浓郁多汁,外形紧实均匀。
“叔叔,猕猴桃怎么都是硬硬的,为什么不像我们平时吃的那种软的呢?”“猕猴桃属于后熟果实,采摘下来要存放几天才可食用。”尹国江说,刚采摘下来的猕猴桃,有的果实比较硬,吃起来味酸且涩,这样的果实尚未软熟,不宜食用。只有充分软熟的猕猴桃,果实才会表现出固有的口味,并散发出特有的香气。“如果将猕猴桃和苹果或香蕉一起存放,猕猴桃会熟得更快。”
半天的采摘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临出大棚前,一些小记者拿出手机,在果园里摆个Pose,来张美照发给爸爸妈妈。或是拍一段小视频,留下自己采摘的精彩瞬间。拎着满满一篮子猕猴桃,带着丰收的喜悦,小记者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
|